
作者:三毛
朗诵:郭丹
配乐制作:杨银安
图文编辑:荔非苔
合作发布:雅诵网
“配乐诗人”2025年母亲节作品选
- 散文《母亲(节选)》| 作者:梁晓声 | 朗诵:峻岭
- 散文《妈妈的马灯》| 作者:佚名:朗诵:长清
- 散文《荷包蛋的光晕》| 作者:佚名:朗诵:仲典
- 散文《永恒的母亲》| 作者:三毛 | 朗诵:郭丹
- 散文《村口的老槐树》| 作者:佚名:朗诵:刘峰屹
永恒的母亲
我的母亲 —— 缪进兰女士,在 19 岁高中毕业那年,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。母亲 20 岁时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,下嫁父亲,成为一个妇人。
童年时代,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,她的脸色一向安详,在那安详的背后,总使人感受到一份巨大的茫然。
等我上了大学,对母亲的存在和价值才有了重新的评价。记得放学回家,看见总在厨房的母亲,我突然问:“妈妈,你念过尼采吗?” 母亲说没有。又问:“叔本华、康德和萨特呢?这些哲人你都不晓得?” 母亲仍说不晓得。我呆望着她转身的背影,觉得母亲竟如此 “没有学问”。我有些发怒,向她喊:“那你去读呀!” 这句话被油锅里的炒菜声淹没,我回房读书,却听见母亲在喊:“吃饭了!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。”
母亲的腿上,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,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动。大门虽未上锁,她心里的爱却让她甘愿 “锁” 了自己一辈子。
我一直怀疑,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。
九年前,小弟的喜宴上,父亲致辞时说:“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,若不是她,我不会有四个诚恳的孩子,不会有美满的家庭……” 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,站在众人面前任泪水奔流。我知道,她一生的辛劳终于在父亲的肯定中得到了全部回报。
这几天,每当我匆忙赶回家晚餐,总望着母亲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。就是这双手,撑起了我们的家;就是这条腰围,从未让我们缺过一顿饭。这个渐显苍老的妇人,将一生毫无怨言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。
回想起对母亲的愧疚与爱,想起大学时因她不懂哲学而轻视她的罪过,我恨不得立刻跪在她面前请求宽恕。今生唯一能做的孝顺,似乎只有努力加餐,讨她欢心。
想对母亲说:真正懂人生的是她,真正走过漫漫长路的是她,真正用行动诠释爱的也是她。在人生旅途上,母亲赋予的生命深度与广度,没有一本哲学书能比她更周全。
母亲啊母亲,在女儿心里,你是源,是爱,是永恒。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、真理和生命。
艺术家简介
三毛(1943年3月26日—1991年1月4日),本名陈平,祖籍浙江省定海区,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,当代女作家、旅行家。代表作品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《哭泣的骆驼》《温柔的夜》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《雨季不再来》《万水千山走遍》《稻草人手记》
郭丹,主任播音员,旅美华侨,2024年2月10日喜获洛杉矶第20届美国华人春晚组委会颁发的“金话筒”奖,颁奖词为:“精湛主持风范,春晚舞台灵魂”。2024第八届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盛典“中华好童声”大赛评委。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,洛杉矶华语电台新闻主播。南加州美中经贸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会长,中美电影节,美国华人春晚等多项国际影视活动主持人。原沈阳电视台播音员、主持人。2004年曾受邀担任新加坡第四届华语大赛评委。「配乐诗人」特邀诵读嘉宾。
雁过留声,写下您的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