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里踏雪几回(散文)








作者:邵长军






干冷了一个冬天,小城到处尘土飞扬,一直盼着有场心仪的大雪飘下。天气预报里不止一次说有雪,但每到小城上空时,雪花飞舞的曼妙身姿却迟迟不现。一个又一个如棉的雪脚印,犹如一首浅浅吟唱的诗,不断渗入我的梦乡。


那年冬天,一个人客走江南,少了许多家的温暖。QQ上朋友一句“家乡下雪了”,让我心头一酸。


江南的初冬和深秋没什么差别,一直是浅浅的微寒。或许,没有雪的冬天不能称其为冬天吧,经过两天的酝酿,寒意渐浓,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,数不清的雪花前赴后继,用它们的天赋丽质装点着关山,天地间布满了令人恍惚地落了又开的繁华。一场大雪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临,不像我所生活的北方,下雪前往往由呼啸的北风大张旗鼓地开路,气温也突然大幅度地下降。


江南少雪,纵然见,也只是薄如鹅绒,轻不压枝。而那年的一场雪,却非常大,像来自北方的莽汉,在欺负江南这个柔弱的女子。上午还扬扬洒洒,曼妙如寻梦的玉蝴蝶,一会儿落在屋檐上,一会儿歇在树枝上。下午就在朔风的唆使下,变得愠怒起来,一簇簇,一层层,在原野上编织着连绵不断的雪帘,给江南的秋冬两季划了一道清晰的界限。


有雪的世界,便有了无尽的诗情画意。宋代王琪在一首《望江南/忆江南》中写到:“江南雪,轻素剪云端。琼树忽惊春意早,梅花偏觉晓香寒。冷影褫清欢。”据说有雪必有梅,这种奇异的相逢,招惹得我心痒痒。傍晚,雪飞寥寥,冷艳凄清,我走出户外,踏雪而行,融于诗意的世界里,以期有古人那风雅之遇。“踏遍雪林无寻处,不见石后梅花笑。”山野无梅,却意外发现,残红淡绿在浓雪的覆盖下,顽强地伸出点点春意,张扬成一道别致的风景。却不知,它们是展示着不屈,还是暗示着春的来临?


寒窗暮雪,是江南另一种诗意的静美。想起白居易诗云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!”风雪寒夜,若能和知心朋友一起,围炉夜话,那是何等惬意的事?这美丽的邀约,就像一杯温热的酒,温暖了多少人的岁月。风急衾冷,手捧茶杯取暖,又想起《红楼梦》中妙玉煮雪为茶,并用珍藏的四方玉盅款待宝玉的情景。妙玉收藏了莹雪,也收藏了夜夜相思。而今夜的江南,漫天风雪空中舞,却无红颜共逍遥,白白浪费了煮雪为茗浅饮慢酌的光阴。陪你烹雪煮茶,白首天涯,窗前的苍茫里,没有你的身影,这雪是在为谁而下?


你那里下雪了吗


面对寒冷你怕不怕


可有炉火温暖你的手


可有微笑填满你的家


……


宁静的江南小镇,古朴的水乡院落,寂夜,雪仍倾城。耳边回荡起周亮那首《你那里下雪了吗》,思绪随着歌声飘向遥远,那些生命中曾与我相守的人在恍惚的心间柔软地擦肩而过,温暖也随之而来,如同刚泡的一杯清茶,轻啜一口,便暖了身与心。


元旦已过,春节也触手可及了。今夜,雪从北方来,情切切的,带我在童话般的意境里走回故园。透过片片雪花,我仿佛看到故乡的那个我、儿时的那个我。风雪依旧,飘得更有意蕴,这纤尘不染的雪舞,或许是一年里最后的冷寒,在给春天布道。



艺术家简介
姜林杉
姜林杉 (朗诵者)

姜林杉(姜虹) ,中国播音主持“金话筒”奖、江苏省“四名人才”“名主持人”获得者,江苏省播音主持委员会副主任、播音指导、普通话测试员、语言表演考级考官,“全国优秀作文选”“小学语文课文”“美德少年”等刊物书籍示范朗读者,著有《金话筒为你读——美文美诵100篇》《口才与朗诵——综合训练手册》(启蒙篇、基础篇共6册,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)《口才与朗诵——综合训练汇编》(针对艺考生、师范生、教师和成人爱好者)等。

雅诵指数:热度 [93.5万],亮度 [518],密度 [1808]
我要打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