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云云云初夏
制作:Lotus
朗诵:郎郎乾坤
结尾曲:Lotus
滁州西涧
【唐】韦应物
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春潮带雨晚来急,野渡无人舟自横。
此诗是山水风景名篇,写于韦应物滁州刺史任上。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,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清幽景象和诗人春游所见,读之有淡淡的忧伤萦绕心头。
诗人闲来于西涧游览,一片萋萋芳草幽然生在涧边。此时,群芳争奇斗艳的花期已过,而这片芳草如遗世独立的佳人幽冷而寂寥,却又风姿绰约,别有一番风情,颇得诗人钟情——我唯独喜爱这涧边幽草,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婉转啼鸣。
深树一词写出了树荫的茂密幽深,一个“上”字,顿时将读者由岸边指向树上,利落干脆显得格外醒目独特,彰显诗人豁达明朗的心胸。这清新的深涧幽草搭配黄莺动听的歌声,加上幽深静谧的树荫,山中缓缓的溪流,动静相融地描绘出一幅幽深静谧的景致。
山涧傍晚时分,春雨忽致,淅淅沥沥地下着。水流进西涧,春潮上涨水势湍急起来,春潮携春雨而来,一个“带”字,仿佛将春潮涌动赋予人的形象。夜晚,春潮上涨,细雨汇成急流,看似与上文的幽草黄鹂无关,而这番匆促场面让原本就人迹罕至的郊野渡口更显得凄冷荒凉。荒芜的野外渡口没有人来这里,只有空空的小舟随波纵横,自在漂浮。
结尾这两句飞动中显宁静,对比中升华意境,将自己的忧伤、喜好、向往和自在写在景中,赋于情中。由此诗可看出古人写景写情写事都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,不仅有散文的美感意境,也有记叙文的逻辑发展性。一首小诗也许是随情而发,但是包含的韵味和文学性却是集大成的,尤其考验诗人的功底。
韦应物这一生,半生逍遥,半生悲苦;半生自在,半生无奈;半生飞动,半生静逸。一首《滁州西涧》自冷处着眼,却自得野趣。
铭成姐姐
好听,老是卡顿,怎么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