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作者:佚名
朗诵:刘峰屹
配乐制作:杨银安
图文编辑:荔非苔
合作发布:雅诵网
春风马蹄千年梦
孟郊的《登科后》堪称高考精神的千年预言,其核心意象与当代考生的生命体验形成奇妙呼应:
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
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
晨露未晞的长安城,青石板路上浮动着细碎的金光。孟郊伏在马背上,任由马鬃拂过鬓角那抹经年不褪的霜色 —— 这霜色里藏着嵩山十年的月白风清,藏着少室山深处结庐而居的所有晨昏。
茅屋的瓦当总在雨夜漏下碎玉般的水痕,与案头烛火的噼啪声应和。冻僵的双手呵着气研墨,笔尖触纸便洇开墨团,像极了窗外翻卷的雪云。他却在这样的夜里读《诗经》,让 “蒹葭苍苍” 的吟诵漫过结冰的窗棂,惊飞檐角寒鸦。砚台里的墨汁冻成硬块,就用体温焐化;粗布棉袄磨出破洞,就塞些茅草御寒 —— 这些被风雪啃噬的夜晚,成了诗稿里最清亮的注脚。
马蹄叩击石板的脆响,与记忆中漏雨的滴答声重叠。他低头看见握缰绳的手,指节的茧子还在,却不再颤抖。长安的春风卷着花香,恍惚化作嵩山的松涛。曾经在破砚里沉淀的墨色,在落第笺纸上晕染的泪痕,都成了马踏落花时的轻笑。
马过朱雀桥,桥栏斑驳的题字,让他想起四十一岁初到长安的自己。背着半旧书箱,在桥头看尽车马,衣摆还沾着故乡草屑。那时怎会料到,第三次踏入贡院,竟能写下惊鸿之笔;更不会想到,鬓角白发会成为命运的勋章,让 “春风得意” 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蹄声渐远,晨雾中的长安城慢慢舒展。那些与烛火相伴的日夜,那些把风雪酿成诗句的时刻,早已融入血脉。正如拂面的春风,看似轻柔,却能催开千年不败的繁花 —— 而他寒冬埋下的种子,终于在这天,绽放成最动人的风景。
艺术家简介
刘强,字峰屹,60年生人。资深企业管理岗位多年。1994年,“双发杯”第三届全国普通话广播朗诵大赛获得辽宁赛区金奖第二名;辽宁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、沈阳经济广播、沈阳交通广播、辽宁商业信息广播等电台节目主持人、记者;辽宁电视台原译制部配音演员;多年从事主持人、有声作品演播的教材编纂及教育和训练。辽宁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;《配乐诗人》特邀嘉宾。
雁过留声,写下您的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