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程文胜
朗诵:张君
音效设计:杨银安
图文编辑:荔非苔
合作发布:雅诵网

“配乐诗人”第一届名篇和乐朗诵会作品目录

  1. 开幕词:张冰心、刘峰屹
  2. 诗歌《百年红船》| 作者:陈先义 | 朗诵:吴华、刘峰屹
  3. 诗歌《纪念碑》| 作者:欧震 | 朗诵:王旭
  4. 诗歌《木桨》| 作者:欧震 | 朗诵:磊明
  5. 诗歌《八女投江》| 作者:王祥康 | 朗诵:文涛
  6. 诗歌《狂雪》| 作者:王久辛 | 朗诵:李畅玄
  7. 诗歌《鹰之歌》| 作者:李瑛 | 朗诵:春成
  8. 诗歌《黄河》| 作者:楚郑子 | 朗诵:刘峰屹
  9. 诗歌《在冬天的麦苗上,看到中国的春天》| 作者:阿紫 诵读:长清
  10. 诗歌《月光下的中国》| 作者:欧震 | 朗诵:张冰心
  11. 诗歌《锦绣》| 作者:阿紫 | 朗诵:左冰
  12. 诗歌《祈祷》| 作者:张静水 |朗诵 :凌云
  13. 诗歌《焦裕禄》| 作者:寻真 | 朗诵:宝华
  14. 散文《妈妈,稻子熟了》| 作者:袁隆平 | 朗诵:仲典
  15. 散文《英雄的背影从来未曾远离》| 作者:程文胜 | 朗诵:张君
  16. 随想《海棠花祭》| 作者:邓颖超 | 朗诵:于丽红
  17. 诗歌《一把油纸伞》| 作者:刘春华 | 朗诵:张铁龙
  18. 诗歌《红旗颂》| 作者:张静水 | 朗诵:长清等六人
  19. 结束语: 张冰心、刘峰屹

女:两百多年前诞生的一位伟人,安眠在异国的一块普通公墓中,在围满十字架的墓碑中,他张扬的须发如同他的思想,至今,仍震撼着世界

男:配乐用《国际歌》作为主旋律,彰显了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敬仰和尊重;配乐中段出现的抒情旋律,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伟人也有平常人一样的甜蜜爱情;尾声中,伴随着《国际歌》合唱,我们仿佛看到了高昂着头颅的马克思,他散开的头发和胡须就如同迎风招展的信仰者的旗!

——推介词

英雄的背影从来未曾远离

马克思今年202岁,1883年长眠伦敦。一代伟人的墓地一定很雄伟壮阔吧?我前往拜谒的途中也是这么想的,可一见心惊,那块墓地实在太普通,甚至还比不上我国城乡的一些家族墓园。

那年春天,我专程去伦敦海格特公墓拜谒马克思。去公墓的途中,我的耳旁一直回荡着他说给燕妮听的声音,他说:“我亲爱的,我又给你写信了,因为我孤独,因为我感到难过,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,但你根本不知道,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……”这让我感到,马克思更像是一个真实活在我们身边的人。

海格特公墓静谧幽深,花香四溢,更像是一座寂寞的花园,许多生前素不相识的人在人生的尽头陆续汇聚于此,于是河流不再喧腾,尘埃飘然落定,彼此尽享无牵无挂的灵魂安宁。

墓地小路两侧挤满高高低低的墓碑,上面大多安放着十字架,或者是垂着悲悯翅膀的天使石像,似乎寄托着亲人让逝者永远沐浴宗教光辉的祈祷祝福。唯有马克思墓例外,这位停止思想的思想者长眠在小路的拐角处,不过几平米见方,但辩识度极高。

1883年3月14日,马克思客死英国,3天后的17日,就在这里举行了葬礼。马克思虽然安睡在地下,但把伟大的头颅高高举在墓碑顶上,在周围十字架的重重包围中,他散开的头发和胡须就如同迎风招展的信仰者的旗。仰视马克思令人尊敬的头像,眼前瞬间出现这样的画面:

一个幽灵,共产主义的幽灵,在欧洲大陆徘徊。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,旧欧洲的一切势力,教皇和沙皇、梅特涅和基佐、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,都联合起来了……

卡尔·海因里希·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,至今整整202岁。

艺术家简介
程文胜
程文胜 (作者)

程文胜,当代作家,现居北京。著有《金铜花瓣》《斑马嘶鸣》《在巴掌大的地方绕行》《青春钤印》《百战将星李天佑》《九八中国大抗洪》等多部,曾获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、长征文艺奖等,作品收入各文选集、改编为电影、选入全国高考语文辅导教材。被中国作家网评选为2023年度“文学之星”。

雅诵指数:热度 [1.7万],亮度 [1582],密度 [11]
张君 (朗诵者)

张君,黑龙江哈尔滨人。图/文优秀创作者,自媒体达人,资深婚礼人,哈尔滨真情司仪团队创始人,华夏龙之缘婚礼团队核心领导小组组长,《张铁龙讲婚礼主持》编委,中华传统文化推广大使,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,《配乐诗人》特邀嘉宾。

雅诵指数:热度 [3.3万],亮度 [5562],密度 [6]
杨银安
杨银安 (配乐制作)

杨银安,原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,从事音乐工作50余年。1999年,配乐散文作品《蝴蝶的忏悔》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中国录音师协会,广播节目技术质量评比三等奖。2019年12月在“朗诵网”发表《杨银安朗诵配乐作品集》深受广大网友喜爱。

雅诵指数:热度 [204.8万],亮度 [5252],密度 [390]
1/5 - (1人喜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