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越来越喜欢看任志宏主持的央视节目,他主持的《国宝档案》,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“乐在其中”吸收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文物仿佛是一种远远存在的实物,只在报纸电视上偶尔出现,它们制作精美,价格昂贵,沉淀着浓浓的历史人文气息。而对于任志宏来说,他对文物的解读非常独特。他认为:“漫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发展,离不开文物。文物现在已经变得鲜活起来,而且更加有声有色,中国文物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文化底蕴。” 任志宏非常谦和,与人交往的亲合力很强。每次我和他交谈,他都非常客气,对人非常尊重,对事情也非常执着和认真。任志宏深情地朗诵我的散文诗《春天向我走来》,听着他那语言和声音在交相飞舞,提升了作者文字的感染力,把我的散文诗演绎得如此精彩,朋友们听了都说非常迷人动听,让我深深的感动。任志宏对文学、历史、演播、朗诵艺术的热爱,是那样的深厚。他常说:“有内涵的东西和文物一样,都是静静的沉寂在某个角落,等待着你去发现去琢磨。”正因为他这样无比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,追求鲜活的文化艺术,才使他变成今天家喻户晓的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。 任志宏祖籍山西,1982年起担任山西电视台《山西新闻联播》主播。1992年朗诵散文作品《婆娘们》,获得首届-全国广播朗诵大赛-专业组一等奖第一名。1995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播音主持“金话筒”奖电视金奖。1999年担任央视大型文献纪录片《新中国》的解说,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颁发的“最佳长片解说”奖;2001年起担任央视科教频道《探索·发现》栏目的解说。2003年解说央视系列纪录片《宋庆龄》、《江南》、《独领风骚——诗人毛泽东》等解说。&2004年起,担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《国宝档案》栏目的主持人。先后获得中国电视“星光奖”一等奖;新周刊》中国电视节目榜“最具人文气质解说”奖;2008年,获得“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”称号。2017年,参加综艺节目《中国情书》栏目朗诵的录制。2018年,担任北京电视台人文地理纪录片《永定河》的解说。2019年担任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第五季开播特别节目的讲述人,以及2020年记住乡愁特别节目解说。 “只求品位,不求轰动。”这是任志宏从业宗旨。凭借他对演播的勤奋学习和对有声语言的悟性,如今他已经是演播艺术家和播音指导老师,他在全国和全世界观众中有着非常良好的口碑。多年以来,他先后担任《中国文艺》、《千秋史话》《国宝档案》等主要栏目的主持人、编导。任志宏认为:真情实感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生命,有声语言表达格外如此。他说:“一切丢失思想内涵的语言表达都是难以打动人心的,是没有生命力的。语言艺术所表现的一切技巧和手段,需从稿件内容出发,是为稿件内容服务的,所以思想性是获得丰富的有声语言色彩变幻的基础。你的语言表达不但要准确,还要丰富,由此才能打动自己,打动观众。 我常听任志宏电视解说节目,真是一种文化享受。他的题材与内容多样,时间跨度巨大,曾有人比喻他是在“历史的车轮上奔跑”。任志宏把每一部纪录片都看成是一本展现在他面前的包罗万象的“大书”,而他在读懂它们的同时,更力图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准确、生动、鲜明地去表现它们,也为中国各个重大历史时刻留下珍贵的声画纪录。 对于全国观众来讲,最初认识任志宏并不是他的荧屏形象,而是他那极具磁性又富有感染力的声音,如大型电视纪录片《春风夏雨四十年》、《新中国》、《中国大西北》、《张闻天》、《中国特区》、《伟大的创造》、《春节的故事》、《交响》、《十一世班禅》、《使命》、《军旅先锋》、《歌声飘过80年》等不同风格的解说与主持。 央视国际频道是我经常收看的节目。任志宏曾经说:“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与品味,是做好国际频道主持人的关键。保持健康良好的气质和声音形象极其重要,因为你在荧屏上的每一次出现决不代表你个人,而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质和品格。”任志宏在电视节目中庄重大方、具有思辩内涵的主持风采,赢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。 任志宏在诸多电视节目主持和解说中,是那样诗韵十足,富有磁性的声音,更为节目增加了中国文学之美感。在每一期历史节目叙说中,他始终注意把握中华民族文化的含蓄、质朴、一身正气的准确定位,力避浮躁。他向海外观众传播中华文明,甘愿做一块“铺路石”,越来越受到海外华人和全国观众的喜爱。
雁过留声,写下您的评论: